布鲁克纳教授与我会学者座谈德国大选与欧洲形势

录入时间:2017-09-07

  2017年8月29日下午,美国斯坦福大学柏林分校让﹒莫内教授布鲁克纳博士(Uli Bruckner)访问学会并与我会学者就当前欧洲形势、即将举行的德国大选及近期欧洲国家连续遭受的*********击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。

布鲁克纳博士指出,当前欧洲经济运行良好,失业率维持在 4%,难民危机也缓和了,因此,总的感觉是欧洲政治家对形势更加积极乐观些了。如果以10年为单位从长期来看欧洲一体化,人们的观点似乎像钟摆一样。人们曾经对一体化充满热情和期待,后来却开始越来越多的悲观和怀疑,现在钟摆又摆回到另一面了,人们的感觉又好起来了。这得益于欧盟的改革取得了进展。这是不容易的,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,所以人们现在寄希望于大的成员国,如法国马克龙。

去年以来,令人震惊的******一个接一个:英国脱欧公投、特朗普当选、今年荷兰、法国先后进行了选举。现在,德国又要大选了。德国政坛的不同之处是,相对多极化,有一系列政党,且都靠中间化立场。两个最大政党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单独执政,可能需要组建大联合政府,或者再加一个小党,三党联合执政(牙买加联盟)。如果还是大联盟的形态,自民党和绿党这两个小党会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。根据民调,德国大多数人认为默克尔还是可以接受的。德国大选,不管谁当选都不是很重要,德国政府都会做原来承诺要做的事情。但是,默克尔对欧洲未来并没有长远的规划,她目前主要是解决眼前的问题。大选后,新政府上台后会有一个窗口期,会做一些政策上的调整,但默克尔很难对欧洲做全面的改革,只能就事论事地加以调整改革。至于一体化能否像教科书一样地依靠法德发动机,还有待观察。过去是法德设计一个共同点,其他国家加上一些意见。现在,不仅法德想的不一样,其他国家(如波兰、匈牙利)想的又不一样,现在要在众多想法中寻找共同点,是非常困难的,成本非常高。目前看法德有差异,有可能出现去一体化的情况,这就是容克白皮书中的第三点,即各奔前程,在一体化上有的走的更快些,有的慢些,有的在某些方面可以快些,而在另一些方面则慢些。德国在其中能起的领导作用只能是提出某些设想建议,但若强行推行,一定会引起小国的强烈反对。

布鲁克纳认为,对于德国和欧盟,跨大西洋关系还是非常重要的,它涉及经济,也涉及军事和文化方面,它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了,联系非常紧密。因此,不管是特朗普当选,还是德国大选后谁执政,都不会使相互关系根本改变。一个人的影响会很有限。特朗普刚当选时谈到了贸易战,谈到了单边,也对北约大放厥词,但这些都没有发生。美国要求欧洲增加防务开支,但考虑到德国体量庞大,如果再加大投入,那德国就要造航空母舰了。所以,德国会稍微增加点军事预算以让特朗普宽心,但我们要提醒特朗普,软实力上的投入可能比军事投入更重要。而同亚洲国家的关系,我们看到的是德国好像正在重返亚洲,这与华盛顿宣称的相反。

关于恐怖主义,布鲁克纳认为,IS想让人们产生联想,以为难民与恐怖主义有联系。这是非常险恶的一招,是想让西方产生巨大的恐惧。现在德国政府决定还是要遵守自己的义务,给该避难的人以避难。现在没有证据证明难民与*********击有联系。在开放和自由的国家,在*********击面前肯定很脆弱。************的策略就是要让我们违背自由和开放的原则。最关键的是让难民融入社会。如果融入成功,就没有问题,否则就会出很大问题。

徐明棋、伍贻康、戴炳然、曹子衡、杨烨、宋黎磊、刘骞、忻华、杨海峰、叶雨茗及秘书处其他成员参加了交流。(曹子衡,上海欧洲学会)